说说手机应用支撑系统和传统boss的不同
离开AI后,以前的同事经常问我去干什么了,做的是些什么东西,和以前做的BOSS有啥不同。之前觉得有点说不清,来了两个月,理理思路吧,也算是解惑。不能说的太细,还把握不好,免得漏了公司的信息,呵呵。现在只能多来点抽象的,顺便做个广告,欢迎有兴趣的人一起加入。
一般我们说BOSS系统的时候,在移动NGBOSS的规范里画的图是这样的:
我呢,喜欢再加一个统一的产品管理,这可能和在ZMCC做了这么多年很有关系,更多地强调产品的融合管理,在实现时的时候,分系统去完成对它的使用。CRM侧重产品的营销,BOSS侧重产品的计费。
而在手机应用appstore的模式下,我理解的应用支撑系统结构(目前)是:
在业务系统上,个人理解还是处于BOSS系统建设的初始阶段。
比如说:各个业务应用是垂直式的,缺乏数据的共享;缺少产品的定义和营销的管理,资费简单化;对于客户和用户定义不清晰,CRM尚处于雏形;
(不可能一步到运营商的地步,想想运营商在这块的规划上已经投入了10年的人力,且电信领域有成熟的TMF规范做参考。)
不过从所画的系统结构来看,作为业务支撑系统来说,两者还是很类似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门户、产品、计费、帐务、结算、客服、经分主要系统是一个也不少,而且从客服和经分的现状来看,相比当初的运营商是起步更高。
不过和传统的电信运营支撑系统相比,也存在很大的不同,而这正是体现了手机应用支撑系统的特性:
- 门户的特性不同:WAP门户和终端APP,分别需要WAP浏览器和终端手机的虚拟机平台的支持;(我们是做山寨机的,不象iphone专注于自己的平台就可以了)
- 应用部署平台:部署平台是业务系统的核心,类似于BOSS系统的产品管理,起到驱动的作用。不过目前这个平台还承载着类似服务开通以及面向用户的CRM部分功能,个人觉得过于杂了,而在产品管理上不够专注,功能反而弱了。
- 运维管理平台,这部分相比运营商的系统其实做的不差,可能做互联网运营的都会迫切关注,涉及大量的内容部署和审核等等;
- 基础平台的不同,更关注引入对SNS基础服务的支持,来提高用户的粘度。运营商的传统营销还仅仅是针对家庭和集团等在现实中有归属关系的群体,而缺乏对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关系的挖掘;
在系统设计和实现上不同的是,运营商是家大业大,设备和网络都不可同日而语啊。用的都是小型机,千兆光纤,所以系统往往还是集中化的方式,再考虑故障切换和异地容灾。而现在就不同了,能有的设备就是一堆PC SERVER,跨IDC的网络性能也比不上,从初始设计出发就需要考虑分布式,关注性能。在软件架构上采用的也都是开源的系统,没有一堆大厂家在背后支持你,需要自己来搞定。
先写这么多吧,后面也许可以再说说具体的一些系统的情况。
BTW.手机应用的开发也大不相同,这块不太清楚,不过想想移动网络的性能和终端CPU/内存,就觉得要考虑的问题的确是好多。
班主任来访
不是问题的问题
我的定义就是:不解决也死不了,有点别扭。解决了或许会提高效率,更重要的是心情爽了。
2. 在chrome中下载都是默认下载,不采用下载工具。还好现在网速够快,一般情况下也够用了,如果真的是大文件,这时候往往我就打开快车(我用的一直是最干净的1.96版),再把url复制进去。